- 郑阳;刘宛莹;陈启卷;肖志怀;
四川省某大型水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持续性有功功率超低频振荡的现象,振荡周期低于0.1Hz。经现场试验,排除了机组调速、励磁、一次调频等非水力因素和电站上游侧的影响,超低频振荡的诱导因素初步判定为该电站“一洞多机”明满流尾水系统在特定运行工况下的水力不平衡现象。为进一步分析超低频振荡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电路等效法建立电站明满流尾水系统高阶数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特征频率分析,获取该系统的各阶特征频率分布。此外,通过改变模型中尾水流道参数,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时域仿真,探索关键节点处水力波动的变化规律,寻求抑制超低频振荡的合理解决方案。
2023年04期 v.9;No.50 48-5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 肖鹏飞;赵志高;杨桀彬;刘程鹏;何相慧;杨建东;
抽水蓄能机组在极端工况运行时,可能会出现气体释放、空化甚至水柱分离现象,这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潜在威胁。针对上述工程问题,本文基于有限体积法,将气液相变空化模型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和水柱分离计算。基于Riemann不变量方程,提出有限体积和特征线耦合计算方法对抽水蓄能机组尾水管空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系统分析了尾水管进口发生空化和水柱分离后的压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管道内负压产生的空化和水柱分离可能引起较大升压,对机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该研究对电站工程设计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水柱分离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年04期 v.9;No.50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 - 熊诗琪;杨桀彬;刘程鹏;赵桂连;杨建东;张战午;
工程设计常将紧急甩负荷得到的调节保证极值作为保障水电站安全运行的设计依据,而往往忽视了突甩负荷得到的调节保证极值大于前者的可能,忽视了突甩负荷过程中机组转速超出过速保护阈值转向紧急关机的操作及相应的调节保证极值,给水电站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拉哇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为例,探讨紧急甩负荷和突甩负荷两者之间的差异,对紧急甩负荷时导叶关闭规律进行了优化,并对突甩负荷时调速器参数、接力器全行程关闭时间、过速保护阈值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突甩负荷时,调节保证参数的极值主要取决于接力器全行程关闭时间;突甩负荷以及过速保护工况可能会出现较紧急停机工况更加不利的情况。
2023年04期 v.9;No.50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2K] - 张宏亮;张智旺;周小建;黄郭明;
随着“双碳”目标进程的加快,水电机组向高水头、大容量和长输水管道方向发展,对调节系统控制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虑水轮机调节系统是一个集水力、机械、电气为一体的非线性系统,而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的PID控制方法为线性或线性化控制,因此研究水轮机调节系统新的先进性控制方法对提高机组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鲁棒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LMI鲁棒预测控制器,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试验验证新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一步讨论了该控制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跟踪性能等控制品质,并与传统PID控制方法作对比,分析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控制方法提高了六维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速动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2023年04期 v.9;No.50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1K] - 曹锦阳;李嘉铮;樊懋;孙博宁;蒲梓宁;何再雨;吴凤娇;许贝贝;
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其利用效率低、并网困难。本文利用抽水蓄能电站灵活性高的特点,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输出功率与抽水蓄能发电输出功率进行联合优化。首先,凭借卷积神经网络卷积核参数共享与短期信息提取强的优势,预测风力、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然后,以环境和气象因素为基础,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抽水蓄能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模型,使最终并网功率为恒定值。本文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性高,最终优化后的输出功率趋于稳定,可有效提高风电、光伏发电并网的稳定性,减少电力系统中弃风、弃光现象。
2023年04期 v.9;No.50 71-7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