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电厂

  • 基于IEC 61850的智能水电厂建模技术

    闵峥;徐洁;王嘉乐;

    阐述了IEC 6185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介绍了智能水电厂IEC 61850信息模型的结构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描述了信息模型的SCL文件结构。通过介绍水电厂监控通信标准IEC61850-7-410和水电厂建模思想与导则标准IEC 61850-7-510,对其在水电厂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2011年04期 v.35;No.179 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IEC 61850在智能水电厂应用的相关技术

    彭志强;朱辰;

    分析了IEC 61850在智能水电厂的应用相关技术,其中有对IEC 61850-7-410阐述,SCL配置器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并结合水电厂专用逻辑节点进行建模,最后基于MMS通信规约对模型实例进行测试仿真。

    2011年04期 v.35;No.17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绿色电力自动化

  • 兆瓦级风机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地面试验

    魏伟;汪海波;田炜;刘剑;鲁斌;

    桨距系统作为大型风电机组的核心部分之一,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电动变桨距系统工作环境特殊、现场负载试验较为困难等问题,构建了电动变桨距系统地面测试平台,对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地面测试方案、测试方法展开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面试验方案对电动变桨距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具有较好的试验价值。

    2011年04期 v.35;No.179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发电控制技术及设备

  • 远程集控模式下三板溪水电厂AGC方法与应用

    田启荣;万元;魏志鹏;胡春林;龚传利;

    建设流域梯级水电厂群集控系统是各流域公司加强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以追求梯级电厂群的综合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介绍五凌公司跨流域水电厂群远程集控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远程集控模式下三板溪电厂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法,采用修正的等容量比例分配方法实现机组负荷的优化分配,详细介绍了机组根据水头自动躲避振动区的方法、机组跨越振动区策略、防多机组频繁调节策略等。目前,文中提出的AGC方法已在五凌公司跨流域水电厂群远程集控系统获得试运行,能安全地实现三板溪电厂有功负荷的远程优化分配,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带调压阀控制的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应用

    陈启明;郑松平;蓝晓溪;王华军;吕在生;

    介绍了YWT-SC型带调压阀控制的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系统结构及其在宣平溪二级水电站的应用。钢管压力和蜗壳压力作为控制变量之一被引入调速系统,使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该型调速器的成功投运有助于中小型水电站用调压阀替代调压井,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三峡电源电站水轮机调速器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分析

    潘峰;薛小静;熊三幺;

    首先从介绍三峡电源电站在三峡水利枢纽中的地位开始,指出了电源电站调速器在确保电源电站机组黑启动并实现枢纽恢复供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后通过对电源电站调速器的组成结构、控制模式及调节规律、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其实际运行情况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1年04期 v.35;No.17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中小型水电机组调速设备设计与选型探讨

    潘熙和;王爱生;黄业华;

    阐述了现代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类型,讨论了中小型水轮调速器的设计方案,主要在控制器选择、测频软硬件、比例阀与数字阀应用(特别是通用)、阀体的功率放大接口、性价比、可靠性等几方面,对中小型水轮机调速器的选型与配置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2011年04期 v.35;No.17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水轮发电机组的惯性比率

    魏守平;

    基于GB/T 9652.1—2007标准关于"水流惯性时间常数Tw与机组惯性时间常数Ta的比值"的规定,提出了水轮发电机组惯性比率RI的概念,给出了不同的RI对应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水轮发电机组惯性比率、负荷动态以及空载扰动的特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31-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信息动态

  • 国网电科院参加的小湾电站±800kV直流孤岛系统试验获得阶段性成功

    <正>2011年6月22日,华能澜沧江小湾水电站6台700MW等级水轮发电机组直流孤岛系统试验顺利结束,国网电科院水轮机调速专业在直流孤岛模式下创新运行调节方式,在行业内率先迈出第一步,为业界提供了控制策略、测试方法和试验步

    2011年04期 v.35;No.17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三峡电厂29台机组投产以来首次全开满发

    <正>按长江防总下泄流量的要求,三峡电厂29台机组全部投产以来近日首次实现全开满发,总出力20.05GW。8月3日至5日,三峡电厂增发超过5GW,而华中电网3GW火电机组全部停机备用,以配合电网调峰。据介绍,时至立秋,长江上游地区的大范围强降雨使三峡电厂入库流量迅速增加。立秋之前,8月5日,三峡入库流量超

    2011年04期 v.35;No.179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六项电力行业新标准正式实施

    <正>2011年1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1年第1号公告,批准106项电力行业新标准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大坝安全监测专业标准6项,分别是DL/T 5259—2010《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256—2010《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 324—2010《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DL/T 328—2010《真空激光准直位移测量装置》、DL/T

    2011年04期 v.35;No.17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2011全国水电自动化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议”征文通知

    <正>为搭建全国水电自动化系统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交流运行经验、了解并掌握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活动平台,经全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信息网、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自动化专委会共同协商,决定在2011年第三季度联合举办以智能水电建设为主题的"2011全国水电自动化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现向全国水电自动化科技工作者征集大会交流论文,主要事项通知如下:

    2011年04期 v.35;No.179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计算机监控技术

  • 基于RISC架构的多串口网口通信管理装置

    朱乐;冯慧阳;李斌;

    介绍了一种工控行业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的多串口网口通信管理装置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设计及应用。阐述了该装置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功能设置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根据编程规范对该装置进行二次开发,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设备运行与检修技术

  • SiC组件离线能量冲击测温检验方法

    陈新琪;吴跨宇;卢嘉华;彭辉;宣自平;陈福山;

    根据SiC灭磁电阻灭磁试验得到的大、小能量冲击下SiC灭磁电阻耗能和表面最大温升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对引进SiC灭磁电阻组件进行离线能量冲击测温检验质量的方法,测量SiC组件表面各部分温升,计算其表面均温系数,检查SiC灭磁电阻组件是否存在个别材质不均匀、有严重质量缺陷的SiC片,及时处理,确保发电机严重事故灭磁安全,可供发电机灭磁装置设计、招标、运行、维修参考。

    2011年04期 v.35;No.179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石龙水电站轴流转桨机组联轴法兰渗油处理方法

    王环东;

    针对石龙水电站2号机主轴联接法兰渗油问题,在大修过程中对机组的最大推力负荷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通过增加联轴螺栓预紧力、改变拉伸方式、减小无压侧间隙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广蓄B厂调相压水周期过长探讨及改进

    符彦青;

    分析了广州蓄能水电厂B厂由于高压气机及高压气系统效率降低导致调相压水周期过长,无法及时转入抽水调相(CP)工况运行的原因。通过处理压水管路漏气点、高压气机漏气、漏油点及将备用高压气机投入运行的技术改造,提高了高压气系统运行效率,满足及时启动CP工况的系统要求。该技术改造缩短单次CP启动高压气机运行时间,实现了高压气系统节能运行,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45-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设备保护

  • 注入方波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改进方案

    王煜;季侃;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注入方波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通过数据采集回路和算法的冗余化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无需引入励磁电压,保证了运行维护的安全性。根据该方案研制的保护样机其硬件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

    2011年04期 v.35;No.17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大坝监测仪器及自动化

  • 工程安全评估系统离线分析软件的工程应用

    龚亭宇;潘琳;王张磊;

    在国内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发了工程监测离线分析和安全评估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及组成,并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该系统能使安全监测成果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切实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2011年04期 v.35;No.17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研制

    刘艳平;叶宗顺;刘果;华涛;安保庆;

    阐述了基于拉曼背向散射和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原理。系统由测温主机、测温光纤和温度解调软件组成,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可准确测出光纤沿线温度及信息量大的特点。试验数据表明,系统测温精度高、定位准确,在电力和其他行业得到一定应用,具有工程有效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大坝安全监控技术

  •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Ⅳ)工程实例

    何金平;马传彬;谢德清;涂圆圆;

    针对目前差阻式应变计评价在综合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以良浅水电站大坝埋设的差阻式应变计工作状态评价为例,从现场调查、现场测试和长期观测精度等3个方面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差阻式应变计工作状态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和等级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差阻式仪器工作状态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工程经验。

    2011年04期 v.35;No.17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测量机器人在三角网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沈月千;黄腾;

    简述了TCA2003测量机器人全圆观测法机载软件的组成与特点。以陈村水电站大坝的三角网观测为应用实例,基于对其测量平差成果的精度及测量时间分析,将其与传统人工观测的效率进行比较,证明了测量机器人测量的优越性。指出了一些仪器使用及机载软件存在的问题,对自动目标识别(ATR)仪器机载软件的应用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2011年04期 v.35;No.179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水情测报与水调自动化

  • 三峡水调自动化系统断面数据同步方案及其实现

    杨宁;刘宇;

    三峡水调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实时监视类数据,为了满足这些实时监视类数据的应用需求和提高系统性能,水调自动化系统中引入了断面数据管理。探讨了如何充分将商用数据库软件的高级功能与水调系统软件相结合,安全迅速地隔离并纠正错误数据,保证实时数据和断面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2011年04期 v.35;No.179 68-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SQL Server数据库自动备份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杨公仆;林祥;

    介绍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基本功能,阐述了数据库备份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实施及应用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整的数据库自动备份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用户手工备份过程复杂且容易出错的难题。

    2011年04期 v.35;No.17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三峡水情遥测系统中心站的设计与应用

    梅祥岸;刘喜泉;

    三峡水情遥测系统中心站在通信组网设计上采用甚高频(VHF)、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北斗卫星和海事卫星5种通信方式,在系统软件设计上采用了客户/服务器(C/S)的结构模式。实践证明,三峡水情遥测系统中心站既保证了三峡水情遥测系统非常高的畅通率和准确率,又降低了通信成本;既保证了三峡梯级水库调度、防洪、发电和航运的要求,同时还为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2011年04期 v.35;No.179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葛洲坝水电站下游水位经验计算方法探索

    刘俊伟;王建军;

    为指导三峡—葛洲坝梯级高效调度运行,充分考虑下游水位与出库流量的不同步现象,根据下游水位的指数消减特征,提出了以出库流量作为输入因子的下游水位经验递推方法。实例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葛洲坝水电站下游水位计算的准确度和精度分别提高了20.8%和36.8%;另外,该方法在小误差出现概率、大误差持续时间、极端误差出现次数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尾水位曲线法。

    2011年04期 v.35;No.17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超声波流量计在南水北调东线泗阳站的应用

    朱正伟;夏洲;

    介绍了多声路超声波流量计在南水北调东线泗阳站应用的测点布置和采用的声路,并结合机组模型试验证其测量精度,最大误差为0.52%,说明多声路超声波流量计完全可以满足泗阳站工程需求,同时结合流量测量正反转模型试验分析,为南水北调东线泵站多声路超声波流量计的安装位置、声路选择和测量精度确定提供参考。

    2011年04期 v.35;No.17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