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伯林;
<正> 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水工建筑物观测情报网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运行分会、部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小组在湖北省宜昌联合召开了情报网全网大会和观测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部科技司、生产司、水管司、水电总局及来自全国水电系统从事坝工观测科研、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教学、仪器制造等单位的代表共179人。部科技司、三峡工程筹备处、葛洲坝工程局、长办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1986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正>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京举行。会议由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编辑室主任赵祖康主持,戴学安副总工程师致开幕词。《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特约副主编储海宁代表编辑部作工作汇报。
1986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经萱禄;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所关心的有关大坝安全监测方面的问题,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国外特别重视监测成果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问题,从而研制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和采用了监测自动化的手段。文中还介绍了一些主要国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来发展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情况,可供借鉴。
1986年02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俞维扬;方榴声;
探讨大坝的长期变位规律,对监控大坝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多种方案的分析计算,运用具体数据,指出了陈村拱坝的位移变化规律,并提出坝体位移安全运行参考指标。对于坝体目前出现的向上游前倾的变化,本文提出一些看法,供设计、施工方面今后工作中参考,同时提请运行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1986年02期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李宝华;
石门拱坝是国内已建成的中孔泄洪拱坝中孔口面积最大和孔口数目最多的一座,且坝址处河谷较窄,泄洪的单宽流量及水头都比较大。工程建成后,中孔泄洪对枢纽筑物及两岸的冲刷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石门拱坝运行十二年,经历了设计洪水的考验,下游冲刷的安全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藉此分析以验证设计、施工及模型试验成果,以确保大坝安全运行。
1986年02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喻皓;
<正>一,引言一般而论,一元回归法往往相关系数较小,精度较差,而逐步回归法则计算比较烦琐,工作量较大。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计算简单,而相关性又较好的回归方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986年02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祝龙根;徐礼至;张海;
跨孔波速试验是一种原位测定土的压缩波和剪切波速度的方法。它以直达波作为解释对象。本文提出了试验中孔间距和测点位置的合理确定方法,以确保直达波先于折射波和其他路径传播的震波到达检波器。
1986年02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李兴国;
本文介绍两种类型的特种三轴试验,定量地研究量测系统体积变化对孔隙压力测值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得出,孔隙压力量测系统的体积因数应该小于10~(-3)的数量级,否则对孔隙压力的量测将有明显影响。本文同时综合了国内生产的压力传感器体积因数标定结果,为孔隙压力的电测提供必要的前提。
1986年02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张启岳;
<正> 三、观测仪器土石坝的观测仪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变形计(沉降计、位移计、测斜仪等)、渗压计、土压计。本节主要讨论国内外常用的内部观测仪器,现分述如下:
1986年02期 46-5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正> 一、本刊主要刊登大坝及其它工程建筑物的原型观测技术、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试验技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经验、专题综述以及各种测量,传感、记录。显示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工艺;同时还向读者介绍有关的国家标准、国外科技成果(摘译),报道国内的学术活动消息。
1986年02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本期数据